痛别!巨星陨落

2月6日,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植物学家、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奠基人、四川农业大学颜济教授不幸因病逝世,享年97岁。


颜济教授


颜济1924年5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48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农艺系,系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首任所长,国家杰出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重大贡献:

助四川小麦生产连上两个台阶 


他作为主持人和第一研制人,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97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农学奖、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农业部和四川省的多项奖励。1998~2013年先后主编了《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系列专著,2017年6月主编出版了《高等植物器官结构的构成》。


颜济教授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农业大学了解到,颜济教授为四川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从事发育形态和发育遗传基础研究,提出四川小麦育种与资源建设的“三级跳”目标。选育的“雅安早”“大头黄”“竹叶青”等“62型”品种,使四川自己选育的小麦品种与当时意大利品种水平相当,打破当时意大利品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当时的小麦亩产由150~200公斤提高到250~300公斤,使四川小麦生产上了一个台阶。


选育的“繁六”及姊妹系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矮秆等优良特性,满足了多熟制要求,改变了四川麦区的耕作制,它具有13个条锈菌小种、20个生理型的抗性基因,使其20年保持抗性不衰,成为世界上一个能长期抗条锈、大面积栽培的典范品种,在育种上被广泛应用并衍生了一大批良种。“繁六”及其衍生品种把四川小麦产量由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使四川小麦生产又上了一个台阶。“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荣获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抗战时期曾投笔从戎 

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相连


1942年,颜济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牙科医生。但在抗战时期,他个人的命运也与国家紧紧相连,颜济暂时放下了当医生的念头,考进空军军校,成了一名飞行员。


颜济教授


抗战胜利后,年轻的飞行员重返校园。这一次,他选择了华西协和大学农学系。后来,他成了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及形态发育研究的第一人,他让曾在四川地区价格昂贵的小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平价美食;他选育的小麦品系创下20年保持抗性不衰的世界纪录,为世界细胞遗传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生眼中:

颜先生是教书育人的“严”老师


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颜济教授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和培养了博士和硕士20多名,他们都成为本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生们大都尊称他为颜先生。


现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便是颜济教授的学生,他认为,颜先生教书育人,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和严格的标准,学生们都认为颜老师是“严”老师。颜先生是学校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导师,从1988年招收博士开始,他就要求自己的博士必须在国际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毕业,这在当时很少见。


1993年,颜济、杨俊良(颜济夫人)及其研究生


颜济教授告诫学生,搞科研就要静下心来。他经常以著名小麦遗传学家西尔斯节日里依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的实例来勉励学生要心无旁骛、静心做事。


四川农业大学前任校长郑有良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基因组学专家罗明诚博士都是颜先生的首届博士。颜济教授认为,国际刊物的匿名评审更有说服力,他从来不要求是什么样的国际杂志,只要评审是匿名的,只要能够被同行认可就行。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硕士黄钢也是颜济教授的学生。黄钢记得,有一次,颜先生从雅安专程开车来成都,那时黄钢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上班。“他很严肃地告诉我,他发现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处标点符号有错。他说,作为导师他应负主要责任,这次到成都来特别提醒我,希望我今后科研上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数十年来,这段往事黄钢一直记在心上。


而刘登才说,颜先生对他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创新,主要靠“吼”,“说吼主要是因为他声音洪亮、中气足,而只要是他的学生,一定都被他带去都江堰廖家桥吃过肥肠,但只要他在,一定是他买单,否则就要被吼……一大早,他会在学生寝室楼下吼我,这样我就不能睡懒觉”。颜先生对他的“吼”无处不在,出门不关灯要“吼”,实验室不整洁也要“吼”,毕业工作后也不敢给老师送礼物,因为也要被“吼”。他毕业后,颜先生不“吼”了,“也许我比较乖了,也许是我成家了不好再吼了”。


刘登才说,恩师颜先生在去世3个多小时前还给他发了一条微信,他只简单回复了一句“颜老师,好的哈”,“但没想到这简单的六个字,竟成了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交流”。1992年,22岁的刘登才开始读硕士,一晃近30年过去了,颜先生的教育赋予了他决心和毅力,让他刻骨难忘。虽然恩师辞世,但他对科学的贡献将永无休止,也为后来的学子照亮了前行的路。


铭记,恩师!


张俊闲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