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忠骨 英雄归来

  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烈士遗骸由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接运回国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近20万志愿军英烈在战火中埋骨他乡,70年后,9月27日上午,韩国向中国移交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及相关遗物,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了——

  中韩双方交接第七批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国产运-20接英雄回家

  北京时间27日上午9时,中韩双方在仁川国际机场举行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中国空军专机将接运此次交接的烈士遗骸返回中国。来自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驻韩使馆以及韩国国防部等中韩双方工作人员参加了交接仪式。

  此前一天,中韩在韩国共同举行了装殓仪式。仪式现场,9名中国礼兵手捧烈士棺椁登上运-20专机。韩国国防部介绍称,此次向中国共移交了11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1368件遗物。遗骸与遗物为韩方2019年3月至12月在朝韩边境地区的坡州、涟川、南扬州等地挖掘发现,其中有103位烈士遗骸挖掘自朝韩非军事区内。这是自2014年韩方首次向中方移交437位烈士遗骸之后,近年来韩方单年挖掘以及向中方移交志愿军烈士遗骸最多的一次。从2014年至2020年,韩方向中方连续移交了716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七年七批

  央视新闻27日报道称,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天由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接运回国,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这是我国首次派遣国产运-20运输机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进入指定交接空域后,2架歼-11B战机护航伴飞。

  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李敬先表示,此次遗骸迎回工作不仅活动规格高,遗骸数量也是除第一批外最多的一次,“首次派遣国产运-20运输机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能更加有力地彰显国家形象,告慰先烈英灵。”

  70年前,上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打响抗美援朝的枪声。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共有197685名中华儿女英勇牺牲。2014年3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韩国时任国防部次官白承周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国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代表两国正在愈合过去的创痛,走向共同繁荣。”当天,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相关遗物通过专机运抵中国沈阳。

  此后,中韩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对于今后在韩国挖掘所得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协商交接。据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介绍,从2014年至2019年,六批总计59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2014年437位;2015年68位;2016年36位;2017年28位;2018年20位;2019年10位),均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烈士寻亲”

  在迎回的烈士遗骸中,许多英烈没有姓名,其家人也无从知晓,为烈士寻亲成为重要工作之一。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介绍,2014年,在第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后不久,民政部就启动了烈士遗骸DNA检测及数据库建设工作。2015年1月,军事医学研究院承担起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建设任务,而2018年后,新组建的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始负责此项工作。

  2019年10月,我国首次应用DNA技术确定无名志愿军烈士遗骸身份,并建成首个志愿军烈士DNA数据库。与此同时,境外墓地维修等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也一直在推动之中。

  韩国方面也在进行相关遗骸鉴定工作。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2000年成立了遗骸挖掘鉴别团,寻找和鉴别在朝鲜战争时期的战士遗骸,对象不仅限于韩国本土军和联合国军,而且还包括中国和朝鲜军人。韩国遗骸发掘鉴别团成员李鹤基(Hak-ki Lee,音译)2016年在接受韩媒采访时表示,鉴别遗骸的线索非常有限,许多牺牲的年轻战士没有后代,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DNA比对。此外,由于韩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当年的很多战斗地形已经被破坏。

  今年3月,韩国国防部遗骸挖掘鉴别团经鉴定确认称,近两年在韩挖掘所得的15具朝鲜战争遗骸中,有10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鉴别团是在综合考虑遗骸发掘地区的战史、解剖学特征、遗物等因素后做出的上述鉴定结果。由于时间跨度大、战况异常惨烈,中国志愿军烈士们的遗骸多有散失且缺少身份信息,烈士寻亲工作任重道远。

  志愿军烈士

  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

  寻获亲人

  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在烈士的遗物中发现三枚印章,分别是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中华英烈网信息显示:马世贤,1927年生,籍贯河南洛阳孟津县;林水实,1928年10月生,籍贯福建漳州漳浦县;丁祖喜,1921年生,籍贯安徽芜湖无为县。央视新闻在报道中呼吁帮烈士寻亲,有线索请尽快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系。记者注意到,截至27日下午1点30分,三位烈士寻亲均有了消息。

  据安徽网9月27日消息,记者从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当天一大早,该局就在全力查找烈士丁祖喜的信息,目前确定烈士家庭基本信息:无为市严桥镇人,1944年入伍,志愿军某部排长,1953年7月11日在朝鲜战场牺牲。父亲姓名丁仁松,老人已经逝世。退役军人事务局袁主任告诉记者,丁祖喜烈士家庭为单传 。

  在此之前,志愿军烈士马世贤、林水实已寻获亲人。洛阳网9月26日消息,26日18时许,记者通过孟津县人武部了解到,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中的洛阳籍烈士马世贤,系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向阳村人,参军前成家,但没有留下子女。马世贤有两个侄子,均已去世,侄子的后代在向阳村生活。

  据闽南日报消息,通过多方寻找,记者了解到:林水实是漳浦县沙西镇(今古雷港区)涂楼村人,1928年10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49年4月参加革命,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2营6连战士,曾荣立四等功一次。记者联系上了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树新。“我们全家人听说叔公一枚印章在烈士遗物中,非常感动,谢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林树新激动地表示。

  新闻纵深

  此次迎回工作有何难点?

  官方:受疫情影响,筹备工作曾遇到一些困难

  相较于此前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仪式,今年的活动有哪些特别之处?对此,记者对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李敬先进行了专访。

  李敬先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回安葬仪式是一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从韩国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117具,是2015年以来交接迎回烈士遗骸数量最多的一次。在筹备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主要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相关国际交流合作受到影响。为此,中韩双方努力克服困难,国内军地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班加点,确保交接迎回工作顺利实施。

  此前六次均在清明节前夕完成,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此次迎回仪式最终定在了“9·30”烈士纪念日前夕。相关人员严格遵守中韩两国疫情防控的要求,并简化流程,确保活动安全进行,万无一失。

  据统计,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万多人,2014年以来,国家以最高礼仪迎回了六批共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但是这些英烈中很多都没有姓名,甚至他们的家人都并不知道他们已经魂归故里。去年,通过在这些遗骸遗物中发现的24枚可以辨识的印章,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及多家媒体共同发起了“寻找英雄”大型媒体行动,来为这些英烈寻找亲人。并最终通过DNA检测的方式,确定了6名烈士的身份和亲属关系。

  如今,为烈士寻亲的工作愈发完善,烈士遗骸DNA数据库也已经建立完毕。李敬先表示,委托科研机构对已迎回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DNA信息采集,并对已接收的数千件烈士遗物清点整理,全部建立电子化档案。另外,为建立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的专业队伍,经中央编办批复,退役军人事务部专门成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也就是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为包括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保护、史料研究等工作提供专业力量支撑。后续,在继续做好志愿军烈士遗骸例行交接迎回相关工作的同时,对于归国安葬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将进一步加强保护和遗物史料的整理研究,丰富完善烈士遗骸DNA数据库。 综合央视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