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明与文明共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又是一年清明到。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祭祖扫墓,追思先人,缅怀先烈。慎终追远,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今年的清明意义不一样。往年清明假期,我们可能急于回乡,这次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尽量减少出行,也倒逼着祭祀风俗的改变。

  于一些人而言,这是一种遗憾,若放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这或许是一次养成文明祭祀习惯的好时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明白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可以减少病毒传染,也让我们知道了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是一种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那些我们一直以来养成的各种习惯,都得到了改变。站在生与死的边界,我们做出了各种更利于“生”的选择。

  清明节,也应该是一样的。从客观角度来说,疫情要求我们不随意外出使我们尽量“裹足不前”;从主观角度而言,历年因祭祀引发的山火,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在接受了疫情期间各种传统认知改变的前提下,再提文明祭祀,移风易俗,应该能让更多人理解几分。

  说实话,文明祭祀已经喊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在喊,这意味着,虽然一再强调、一再提倡,还是有很多人的观念停留在过去,认为传统的祭祀形式才能表达个人对祖先的追悼。

  我们到底是传承追思慎远这一精神内涵,还是传承各种祭祀形式?可以对清明节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清明的重要内涵是祭祀,是对亲人的思念,而各种民间流传的譬如“烧纸钱”“放鞭炮”等影响环境的方式,都只表达思念的形式,二者是表与里的关系,如果一味地抓住形式不放,那大概就是本末倒置。

  时代在变化,无论祭祀方式如何变化,也改变不了我们对亲人的追忆这一情感。

  但在科技高度发达、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很多人都远离故乡,倘若还是一味地坚持传统的方式祭祀,恐怕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祭祀最重要的是心,是那种流传千古永恒不变的对亲人的追思,对生命的珍视。当下,云祭祀也是一种趋势,借墓区各网络平台,观看墓区组织的集体代祭扫仪式,以表哀思之情,礼敬故人,是一种祭祀方式;捧一束鲜花,说一句思念,也能寄托你的情感;发一个朋友圈,写一段简短的记录,也是追忆的表达。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越过千年时光,飘洒在我们身上心上,有人在路上“欲断魂”,有人在网上“云追忆”……

  让祭祀伴随文明,让追忆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