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人琴话(一)
王华德
蜀派古琴传承
蜀派古琴由张孔山宗师创派。宗师本为青城山中皇观道士,查阜西先生于1954年曾到青城山专程寻访中皇观,时庙已颓败,已无殿宇。
第一代传人为雍老太太。雍老太太娘家姓杨,是清代杨候爷(注)的孙女。
第二代是成都世家廖文甫。
第三代为喻绍泽。喻先生原为英语教师,解放后在四川音乐学院教古琴。
(以上为喻绍泽老师对我口述)
我师从喻绍泽先生,为第四代。
(注):杨候爷讳遇春,号时斋,成都崇州市人;为清中期名将,历乾、嘉、道三朝。曾任陕甘总督,太子太保,赐“一等昭勇侯”。杨遇春出自平民,为四川传奇人物,川西一带民众均称其为杨侯爷,其族后为成都世家。
蜀派古琴主要曲目:
《流水》、《高山》、《忆故人》、《孔子读易》、《长清》、《短清》、《庄周梦蝶》、《岳阳三醉》、《南平沙》、《捣衣》等。其中《庄周梦蝶》已不见人弹。
另外,查阜西先生称自己为“泛川派”。并将古琴曲中一些较为激昂跌宕的曲目归列为“泛川派”琴曲。
据查阜西先生讲,《忆故人》一曲为竹禅和尚所传。
毛泽东批示
1954年我在北京拜见查阜西先生,查老询及在川琴友的生活状况。当时那些琴友皆落拓——龙琴舫先生在为自己家族看守墓园,靠龙先生教私学以及龙师母卖小菜维持生活。喻绍泽先生在火车站打零工,当搬运工抱碗,每天收入两角钱。吕公亮以行医维持生计。卓希钟(能弹琴兼斫琴)做胡琴卖、、、、、、。我将所知琴友的情况一一告诉查老。
后查老、溥老等以北京琴社名义将四川琴友的状况向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毛泽东主席在得知此事后指示:“把这些人都管起来”。后四川琴友均得到妥善的安置:龙琴舫先生等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特邀演奏员、喻绍泽老师被调入四川音乐学院(后喻老师的外孙曾成伟接续衣钵,在音乐学院执教古琴)、卓希钟本有家传制销乐器的《琴瑟斋》(在成都鹅市巷),公私合营后到成都乐器厂任技师、、、、、、。
查老也问我的生活状况,得知我已有工作后表示放下心来。
《半百琴斋》雅集
1954年我到北京时,曾有幸在无量大人胡同32号溥老的《半百琴斋》(溥老藏有各代古琴愈50张,故有此斋号)参加雅集。时在会者各献一曲:查老弹《潇湘水云》、溥老抚《梅花三弄》,俞平伯先生唱昆曲、查老吹箫和之。另有蒋风之先生拉南胡(《禹舜熏风曲》)、李庭松先生(沪上琵琶圣手)弹琵琶(《塞上曲》)。查老、溥老等先生也要我演奏,献拙弹《醉鱼唱晚》;奏毕,查老向我索《醉鱼唱晚》琴谱,后我返回成都工整抄录于次年到京将此谱面呈。
在场除以上诸人外,还有照顾溥老起居的一位前清太监。
虽已过了五十多年,这次雅集、各位先生容貌神情以及精妙的乐曲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际心间。
当年参加此次雅集的也许只有我还在了,每忆及此,不禁唏嘘。
溥老
溥老本名溥雪斋,为前清贝子,溥老所住的“无量大人胡同32号”即是原来的王府。我到北京时,还见到溥老身边有照顾先生起居的一位前清太监。清代末帝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有“听大哥弹琴”句,所言的“大哥”即溥老。
溥老人品学识俱高,为人所崇敬。但这样一位清雅高卓的先生亦未能逃过文革劫难,在“横扫”狂潮中被抄家后与女儿出走,从此再无音耗。每念及此,我都泫然不禁,惟有祈愿并为先生奉上心香。
《双雷斋》裴铁侠伉俪
旧时成都琴家有裴铁侠伉俪,夫妇均好琴弹琴。裴氏夫妇因藏有两张雷琴(出自唐代斫琴巨匠雷氏家族之手,为历代爱琴者所珍宝,称“雷琴”)而将室号题为“双雷斋”。
裴氏所藏的这两张雷琴一为雷威所制,昵称“大雷”;另一出自雷宵之手,称“小雷”。“小雷”系裴夫人出嫁时作为陪奁带来,这张琴当时的价值即为三百亩田。
裴铁侠夫妇志趣相投,互为知音,被视为箫史弄玉般的神仙眷侣。民国27(1937)年,查老来成都时亦曾探访裴氏夫妇并与之交流琴艺。
解放后,裴铁侠被划为“大地主、大官僚(裴曾任四川省政府内务厅副厅长)”被天天“斗争”。其间我曾悄悄去看望过裴氏夫妇,裴铁侠神色惨然地说:“老弟台,(我)天天挨耳光,(被)吐口水,活不出来了”,我也只好尽量开解安慰。谁知才过几天,传来裴氏夫妇将两张雷琴摔碎后双双自尽的消息。
1954年查老亦曾向我问及裴氏夫妇,听我讲述后查老默然良久,长叹:“若无摔琴一事,稍忍待尚有转机。但毁此两件国宝,仅此也该判二十年”。
查阜西先生
我从1954年起即拜在查阜西先生门下,因我当年外出演出任务很多,几乎每年都到北京,而每到北京则必到老师家。
先生除教我琴曲外,更重意境的讲解,随先生学习经常有“茅塞顿开”、“醍醐贯顶”的感觉。故每到北京见老师后,都觉受用无穷。
查老住北京南锣鼓胡同40号自己的一个精致小院,平时不喜见外人。所弹也是最钟爱的古琴有三张,一为有“太康二年”款识的西晋之琴;另两张为唐琴,分别名为“幽涧泉”与“一池波”。
文革开始后,我再没有到北京的机会。在“横扫”狂潮中因担心老师受到波及而写信问安,过了许多日子方接到查老的回信。称:“你写错地址了”,缘查老已经被搬出小院住进居民楼。信中并说他珍爱的古琴已经“归国有了”。谁知这次通信竟是我与老师的最后一次联系。
查阜西老师生于前清光绪21年(公元1895年、乙未)。2003年,为纪念恩师诞辰108周年,我写出以下文字:
德高望重查夫子,当代琴坛北斗星。
“潇湘”一曲传神韵(1),长篇巨制留鸿文(2)。
巍巍高山铸楷模,洋洋流水洗尘心。
含笑无愧归去来,泰山鹅毛分得清(3)。
(1):查老最得意的曲目为《潇湘水云》,时人美誉“查潇湘”。
(2):查老遍访国内琴家,收集整理琴曲3000多首,为中华民族保留下珍贵财富。著有《琴曲集成》、《存见古琴曲谱辑揽》、《查阜西琴学文萃》。
(3)查阜西先生为原“欧亚航空公司经理”,组织并参加“两航起义”。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中央航空公司”理事。
近代蜀中琴人与古琴
雪堂和尚
清咸、同间,龙藏寺住持雪堂和尚以文名而享誉川内外,不少文士均与之唱和。其中雪堂和尚与顾复初先生交谊最笃,时常琴诗往还,仿佛东坡佛印故事。
雪堂和尚用庙里旧有明代木鱼斫琴一张,此琴背板上镌有顾复初先生所题文字“明月在天,禅心??(忘记二字)”。于文革后期处理抄家物资的现场我曾见到此琴实物,这张琴后被友人韩君购走。
《十三琴斋》
清咸、同间成都有袁朗如,号《十三琴斋》。此老孙辈尚在,好收藏。
我曾以重金购得袁朗如先生手录之《春草堂琴谱》。
“壶道人”
四川近代有大书法家盛光伟,号“壶道人”。在我所藏各琴中有一张“纯阳琴”(底、面均是桐木,称“纯阳琴”),从琴身断纹“大蛇腹”看,当是明代早期之物。此琴有“壶道人”题款,题款时间为“光绪十六年”。
王锦生记录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