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西省代县消费者协会对农村丧葬民俗市场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丧葬民俗的消费攀比之风也愈演愈烈,封建迷信色彩也日渐浓厚。根据调查,如今农村安葬一位老人的花销在5000元到20000元之间,有的甚至更多一些。具体花销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墓地消费。主要是买棺木、砌墓葬。这部分消费一般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二是迷信消费。主要是请风水先生择日子、看坟地等,甚至请和尚、尼姑做道场,一般少则花费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三是纸扎消费。农村的丧葬民俗消费中,纸扎消费是花钱比较多的,不但要做几个甚至十几个直径两米多的大花圈,而且还要做一些传统的“摇钱树”、“聚宝盆”、“金银山”、“绸缎庄”、“引路菩萨”等。另外,一些现代用品也开始进入纸扎行列,如“小汽车”、“冰箱”、“彩电”、“宴席桌”、“麻将桌”等,花费大约在500至4000元之间,甚至更多一些。只是再好看的纸扎也会在下葬的那天一把火全部烧掉。四是鼓乐消费。请鼓乐班子是农村安葬老人的重头戏,而鼓乐班也由过去的单纯吹奏变成了现在的小型乐团,而吹奏演唱的曲目大部分则与葬礼无关,花费大都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五是招待消费。经济发展了,不少农村家庭富裕了,筵席不但越做越好,亲戚朋友也越请越多,一般农户安葬一位老人要摆设50桌以上的酒席,仅此一项,花费一般在2000元至10000元之间。
形成农村丧葬民俗消费既迷信又浪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统习惯。两千年丧葬民俗的影响直接渗透着农村殡葬习俗,而且有所发展;其次是从众心理,比如请风水先生择日子、看坟地,有些年轻人也并不相信,但看到别人家都这样做,自己也就这样做了;再次是攀比思想。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中薄养厚葬的愚昧思想并不在少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看你对老人孝不孝,很大程度上要看老人去世后安葬得风光不风光、体面不体面,使得丧葬民俗消费很难走上文明健康之路。
农村丧葬民俗消费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大引导教育,比如乡村干部、农村党员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带头节俭办丧事;土葬也应逐步推广不留坟头、不使耕地减少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封建迷信、愚昧文化消费的支出,以减轻农民负担。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的殡葬改革也应逐步进入快车道。各级党委、政府也应把引导农村丧葬民俗消费列入议事议程,让农村丧葬民俗消费逐步朝着文明、健康的道路发展。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