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咸宁市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全市开展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大墓等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为何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深化殡葬改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必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完善基本殡葬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的现实需要。
去年9月,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违规建设、问题突出的“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活人墓等进行专项整治。今年9月,民政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切实巩固提升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今年4月份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先后4次就殡葬问题进行批示,要求对我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制定办法措施,切实加以整治。
6月2日,《咸宁日报》党报问政栏目以《坟墓围堵校园谁来管?》为题,报道了通城隽水镇阔田小学周边有21座坟墓,400名师生从坟场出入一事。市委书记孟祥伟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此问题要限期解决,结果报告。全市有无类似情况?要一并解决。
按照市委领导批示要求,市委督查室牵头,对全市硬化大墓、活人墓和散葬乱葬坟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初步排查出全市硬化大墓共748座,活人墓共264座,散葬乱葬坟墓共5320座。
前期摸底检查还发现,我市殡葬领域存在遗体火化率低,殡葬基础设施落后,殡葬惠民政策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村土葬现象普遍,硬化大墓、散葬乱葬、活人墓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突出问题和现象亟待整治和解决。
重点整治内容和措施有哪些?
《方案》明确,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范围和内容为:“三沿六区”范围内的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大墓、散葬乱葬坟墓,以及全域范围内的活人墓。
“三沿”是指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国(省)道及其他公路、铁路等主干道的沿线,重点是沿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
“六区”是指:耕地和“三沿”500米可视范围内的林地区域;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城市建设规划区;工业园区;学校周边和城市住宅区。
《方案》坚持疏堵结合,从“整治”和“疏导”两方面,对专项整治措施做出了安排。
整治措施方面,主要包括“迁、平、绿”等方式。
“迁”,就是将坟墓迁到公益性公墓或“三沿六区”以外荒山深埋。
“平”,就是拆除、移除坟墓超范围硬化物,达到“减面积、减高度”的效果,同时提倡使用卧碑。活人墓不论区域,一律采取“平”的办法予以拆除。
“绿”,就是在坟墓周边种植植物进行遮挡。
疏导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殡葬管理基础设施、制定和落实殡葬惠民政策、规范和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加强殡葬市场管理整顿、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
《方案》明确,要把建设公益性安葬设施、强化公益性安葬服务供给作为治理违规建墓的基础条件,尽快实现公益性安葬设施全覆盖,以满足逝有所安需求。
如何确保整治成效?
《方案》提出,专项整治工作从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至2022年年底结束,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建立起殡葬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整治工作。各县(市、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建整治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压实县、乡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确保整治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按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牵头做好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殡葬改革和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党员干部带头,积极稳妥推进。《方案》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带头作用,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员干部带头参加殡葬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家属、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带头做好硬化大墓和散葬乱葬坟墓的整治工作。对拒不配合整治,顶风而上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依纪依规严肃查处。
《方案》还从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整治力度,加强检查督办、严肃工作纪律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长效,加快推进移风易俗,让现代殡葬、文明殡葬的新理念、新风尚在鄂南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