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清单上看看我们遗失了啥

 关键词:四书五经

  从前的书生15岁前就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超过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1912年1月19日,当时的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时,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孩子对以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
关键词:任侠之气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从小就被教导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从来没有过年少轻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
关键词:匹夫有责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为别人奉献的义务,也没有权利向别人索取,只能为自己负责。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
关键词:琴棋书画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关键词:民风民俗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元宵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有多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据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