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设立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促进农村殡葬改革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广东省殡葬管理工作“十一五”规划》部署和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健全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制度的通知》要求,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基本完成了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设立工作。截至7月31日,全省共有19031个行政村、3201个社区居委会共设立了23259名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其中由“两委”干部兼任的有21857名,占信息联络员总数的94%。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各地高度重视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设立工作,将其作为扎实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汕头市政府领导带队到龙湖区、澄海区就设立村级信息联络员工作中的经费补贴等问题开展调研。云浮市印制了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登记表并下发到各县(市、区)。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在信息联络员设立工作中进行创新。佛山市顺德区在村(居)设立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基础上,全区10个镇(街道)各设立了一名殡葬管理信息协管员。潮州市对一些人口较多,或是由多个自然村组成,姓氏较为复杂的村,在由负责民政工作的村委兼任的基础上,再专门聘请1至2名村民为信息联络员。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佛山市三水区,河源市源城区,惠州市龙门县,江门市新会区,阳江市阳东县、阳西县在农场、林场和渔委会等基层单位也设置了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广东省各地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为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设立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揭阳市针对部分信息联络员不愿或不敢公开自己身份、公开接受聘用等问题,利用殡葬改革宣传月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设立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目的、意义及其作用,进一步取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消除顾虑,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农村殡葬管理。
三、积极争取,落实经费。各地结合实际,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采取多种渠道解决信息联络员的补贴或奖励经费问题。佛山市禅城区已将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经费预算列入明年的财政支出预案中;顺德区对凡聘为村(居)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和镇(街道)殡葬管理信息协管员的,按政绩发放适当补贴。珠海、韶关、惠州、揭阳等市按月(季度)定额发放信息联络员补贴,中山、湛江、茂名、潮州、清远、云浮等市则主要按政绩奖励发放。
四、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为确保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切实履行职责,广东省各地严格把好信息联络员聘选关,选用思想正派、工作认真、年富力强的人员担任。中山市所聘用的信息联络员,大部分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年富力强的村民政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揭阳市各级政府制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居)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制度的通知》,广州市民政局下发了《广州市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制度的实施办法》,对村(居)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设立、职责、培训、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肇庆市民政局忆将全市1496个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有关情况汇编成册,报省厅备案。东莞、中山等市民政局还要求每年对村(居)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凡考核不合格的,给予辞退或免职处理,并收回证书。
五、开展培训,提高素质。各地民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抓好信息联络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村级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截至七月底,广东全省经市、县(区)、镇培训的信息联络员达13315人次。
据8月24日《中国殡葬·公益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