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简介

   无论中西,“死亡”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禁忌。美国学者福尔顿曾说:“死亡,就像有毒的疾病,在美国文化中,是一直被避讳的主题,也是人们逃避、拒绝和厌恶的话题。”日本人在参加了他人的丧礼回去家门口时,必请家人先在其身上清扫一下,以示除去不净。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对死亦万分忌讳,连与死字谐音的“四”也成了不吉利的象征。甚至有些楼房的四楼出租都比别层便宜。这种躲避的行为与习俗经过长年的累积,无形中就造成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否定。
    
     然而死亡却是人们迟早要面对的必经历程。既然人人早晚都要经历到失去至亲者以及面对自己的离世,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将“死亡”与我们平时所关心的生、老、病一样来正面与积极地加以关注和接纳吗?巴斯卡里对死亡曾有着极好的诠释,他在其著作《人、人生、人性》中说道:
    
     当我们能坦然地接受死亡,而将它视为是生命周期中另一个面 貌时,我们将会以欣赏的眼光去面对生命中每一遭遇,并赋予其价值。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遭遇将不会再重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时光。
    
     对生命而言,死亡不啻是它的导师,只有无知的人与不能勇于面对生命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明智者视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导师。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生命力充沛而丰富的人,那么在他有生之年必然得与死亡结友。
    
     了解死亡的本质,坦然面对并接纳死亡,如此方能使生活真正获得充实,人们才得以认真地体认、享受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也因此,死亡学、死亡教育必然有其研究、存在的价值与重要性。
    
     一、死亡教育的定义、重要性及目标
    
     根据吴庶深先生在《国内外“死亡学”系所发展之分析》提供的信息,“死亡学”一词,首先是由生于俄国的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在1903年提出。他在《人类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以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学”及“老人学”,可以减少人类承受痛苦的过程,并可改善人类生活的本质。至1912年 ,美国医学家教授罗威·柏克在医学协会的期刊中撰文,认为“死亡学”主要研究“死亡的本质及原因”。现在公认的定义是:死亡学(Thanatology)涉及到人自出生到死亡所面临的各种和死亡或濒死有关的问题、态度与情绪方面的处理等等,是一跨学科的综合学问,包括法学、医学、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等等相关领域。
    
     以死亡学的理论为指导,帮助人们了解死亡、了解生命的教育过程就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可以说是“全人教育”、“生命教育”,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人们获得面对与处理自己及他人的死亡与濒死时的各方面的准备,其目标在于:活得有意义、死得有尊严、有价值。其具体定义将在下一节做详细地解释。
    
     1.死亡教育的定义
    
     依库里斯开克的定义为:死亡教育,指帮助个人意识到死亡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供合理相应的课程设置以协助学生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并将之统整于生命中的一个教育过程。
    
     摩根认为死亡教育不仅关系到死亡本身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人对自己及对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及宇宙的感情。死亡教育必须和我们的价值观念、与他人的关系及建构世界的方式相结合。死亡教育,可以加深我们的生命质量以及人际关系的品质。
    
     沃斯等人则认为狭义的死亡教育主要是指以教导死亡这个课题为主题的正式教学或教学团体为主体的、包含有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教育建制和完整的教育实施过程。另外,广义的死亡教育除了制指正式教学之外,也涵盖着非正式的、偶发的、自然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和非直接的与死亡相关的教学。
    
     综上所述,死亡教育就是指以死亡为主题,探究死亡、濒死与生命的关系;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 ,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例如:了解死亡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个人有何影响等等。从而使人改变自己的想法、感受、价值观,乃至行为模式。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以庄严和平静的态度面对死亡,并且实现做好死亡的准备。其实施过程应是具有目标性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与死亡相关的教育活动。其宗旨在于使人们掌握健康而积极的生命观,从而创造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