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临近终点,应该如何面对?近日,成都作家蒋林的长篇小说《最好的告别》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就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故事讲述了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66岁的凌先生,以及同样罹患绝症的10岁男孩小可,在临终关怀医院怀人居中相识并成为忘年交,共同梳理人生点滴,放下遗憾,平静面对死亡的故事。
本书以一位癌症晚期病人的视角,将“死亡”这一充满神秘与恐惧的话题无限拉近,让读者在平凡而生动的故事中找寻自我,从而开启个人的思想洪闸,思考死亡之于人生的真正意义。
昨日,蒋林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长达5年关注癌症病人的病后生活,并且身体力行参与医院临终关怀工作,就是希望以此书致敬阿图·葛文德关于衰老与死亡的著作《最好的告别》。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认为,蒋林此样情怀弥足珍贵。
身体力行参与医院临终关怀5年
蒋林,生于1978年,现居成都。曾出版有《巢》《绝望收藏室》《隐蔽的脸》《守望麦田》等多部作品,另有中短篇小说散见《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等文学刊物。《最好的告别》是蒋林首部关于临终关怀的作品,
5年前,蒋林第一次接触到了成都一家医院的从事临终关怀的义工们。这是一个大众所不熟知的群体,他发现这个群体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他们默默为那些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提供服务。
在与义工的紧密接触中,蒋林不仅了解了临终关怀的相关专业知识,也看到了很多接受临终治疗的人。在蒋林的印象中,几乎没有抗拒临终治疗的人,因为真正到了临终的人,心态已经坦然了,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现状。相反,在接受临终治疗时,最大的难点其实在家属,尤其是子女。子女们觉得父母有病不积极治疗,没有尽到孝道。
近距离走近了“死亡”,让他有了提笔的冲动。在写作过程中,蒋林多次去到相关医院与专业人士接触、交流,此外,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参与医院的一些临终关怀的义工活动,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开始参与“学会告别”这个课题研究,开展人生告别的知识普及。
故事原型分别是爷爷和新闻人物
这次小说的两个主人公的原型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凌先生的原型是蒋林的爷爷,小可的原型是美国男孩德里克。
在蒋林虚构的世界中,66岁的凌先生平凡普通,学业不好、事业不顺,在即将退休的时候,还晚节不保,为了让自己有尊严地死去,他毅然决定选择临终治疗。而在现实生活中,蒋林的爷爷在72岁那年病危,一直等到儿子从远方回来才停止呼吸。这件事时常在蒋林的脑海中浮现,他知道弥留之际,维系爷爷生命的是他对儿子的牵挂,是他对人生不留遗憾的念想。
10岁的小可在书中是个与离异的妈妈相依为命、没有得到父爱的男孩。他的原型美国男孩德里克也是单亲家庭,但与母亲、哥哥和妹妹在一起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和幸福,不幸的是德里克患上绝症,最后选择了安乐死。关于此事件的报道获得了2007年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蒋林敬佩这位母亲在儿子生命的后期带给他的温暖与关怀。
虚构的故事其实来源于生活,正如蒋林所说:“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临终关怀的小说,不如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怀的小说。”
麦家:此样情怀弥足珍贵
“偏执地坚守这朴素的风景和清醒的认知,在文学孤帆远影的阵地,流淌出悲哀细腻的鼻血。此样情怀弥足珍贵。”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的评价,在此书中,蒋林直面当下社会的繁杂压力、身心健康危机与生命的困惑,完成了这部《最好的告别》。
蒋林表示自己试图通过《最好的告别》表达三层意思,一是完美的人生不是获取名与利,而是对家人的牵挂、关怀与爱;二是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过去的就过去,要学会向前走,别回头;三是温暖与希望才是人生永恒的力量。
蒋林借《每天拥抱死亡》中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死亡并不是一个遥远而可怕的话题,它是每天都在发生而我们又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每个人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认识死亡,珍爱生命,让生命在尊严、舒适、微笑、快乐中延伸并最终结束,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心愿和理想。
成都作家凸凹在推荐语中说:“生命是一趟旅程,有开始便有结束。或许,只有了却遗憾放下负累,才能让生命走向终点的步伐变得轻盈。”作家卢一萍推荐说:“最好的告别,是一步步跨越生命的台阶,找到生命的意义,然后潇洒而去。”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实习生 杜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