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时节,别人都是到墓地去扫墓,我家先生却只是在家里翻阅旧时的照片、信件,怀念他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从来就没有过墓地。
算起来,两位老人家如果健在的话,都是将近百岁的人了。他们都是湖南长沙人,老公公在家乡读完私塾后,到上海去求学,考上了当年的上海公学(后来并入复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解放后,他所学的东西没有了用场,就在铁路局做了一份文职工作。老人婆在他们那个时代则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新女性。因为她的父亲曾当过县长、教育局长,办过学,思想很开明,所以出生于1911年的她没有象当时的大多数女孩子那样缠脚和早早地嫁人生子,而是不断地求学,毕业于长沙二师(一所专门为女子办的师范学校),后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至今还有她的学生说起她来赞不绝口的)。为了事业,她25岁的时候才和公公结婚,足见她的勇气和追求。
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婆婆带着学生到乡下去参加劳动,由于过度劳累,引起心脏病复发,昏倒在干涸的粪池里,送进医院就再也没有出来。婆婆去世以后。老公公把她的骨灰带回了家,在以后将近三十年的岁月里,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他也没有再结婚。对于身后之事,两位老人是不是早就有过约定,没在孩子们面前说起过。直到1989年老公公去世之前,他才向儿女们交代,他去世后,一切从简,把他们夫妻俩的骨灰放在一起,撒到长江里去。后人们要想祭奠他们,到江边去丢一束鲜花就行了,儿女们遵嘱执行。两位普通的老知识分子,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死则绝不为后人增加负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儿女们树立了榜样。
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丧事从简,倡导海葬、树葬,以保护耕地,造福后人,可是响应者似乎不太多。想到我的公婆,两位那个年龄段的老人家,早就已经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了,真称得上是开明之士,可敬可佩。所以,每到清明时节,该给故人扫墓之时,就会格外地怀念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