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逝者住进“艺术殿堂”,这是我国殡葬改革逐渐走向成熟化和市场化,我国公墓行业日渐与国际接轨后行业人士对未来公墓状况的预测。
中国是一个有着独特民族丧葬特色的国家。在几千年丧葬民俗中,我们看到了一部博大精深、丧葬习俗丰富多样的人类对待生死的历史画卷。其间有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传说,神奇难解的高深隐秘技术,琳琅满目的随葬祭祀品。这极大地丰富了考古领域的内涵,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文物遗产,成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的文化历史。
从1956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头签名倡导火葬到如今,经过近50年的宣传和推广,尤其是80年代从倡导改革转向法律规范,我国的殡葬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墓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国公墓单位如雨后春笋顺应着政策的春雨破土而生。改革开放后,公墓行业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开始顺势而变。为了突出各自的特色,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各公墓从环境、人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努力,不断完善各方面的设施和服务,特别在环境建设上更是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优势,以为己用,通过对荒山野林等地因地制宜的改造,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园林化、艺术化、人性化的阳光公墓,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再也感觉不到以往的阴暗晦涩,更能享受到自然韵味,净化涤荡心灵。
墓碑,是展现丧葬民俗的有效载体,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更是艺术创作的良好平台。后代子孙要了解历史,除了有限的文字图象资料,更多的是从地下把历史挖掘出来。我们从很多名碑上详知了所属人物所处时代的有关情况,特别是某些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们的生平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历史。
墓碑,不仅记录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有效信息,把死者和其他人区分开来,其载体本身也体现出很大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今,让公墓成为建筑(雕塑)艺术的“陈列馆”,反之让这些艺术为公墓增辉添彩。那些静静躺在花间草丛的逝者无论生前有着怎样的苦难和忧愁,死后都归于安宁。在风格各异,充满了浓厚艺术气息的环境里安息,天堂里的他们一定也会微笑。
此次墓型艺术设计大赛的初衷在于提升整个公墓行业的形象,促进行业健康的发展和交流,扩大市民对公墓的正确认知,推进殡葬改革更好的发展。
终有一天,公墓将一扫以往存在人们心中阴霾的气息,充之以阳光、色彩、美感……相信公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很快将得到扭转。而最理想的一副画面就是人们将环境优美的公墓作为闲暇之余休憩散步的场所,在宁静肃穆的环境中平静红尘俗世带来的忧虑和烦恼,以清净无为的心态面对人生。
让逝者住进“艺术殿堂”,不单单只是我们一个美丽的设想,更相信它终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