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大脑究竟有啥不一样

 形状跟智力究竟有没有关系?

       尽管动物们的进化显示出“大脑袋有大智慧”的趋势,可对人来说,脑容量与智力之间却并非如此简单的对应关系。大脑里的哪些区域决定了聪明愚笨,一直是各路科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对智力与大脑形状之间关系的探究,早在19世纪初曾刮起一股热潮。当时德国物理学家弗朗茨·约瑟夫·高尔提出,一个人的头骨外形可以显示他/她的人格特性和思维能力,有点“神神叨叨”的颅相学诞生了,于是当时的人们争相“摸头”,因为颅相学家相信,头骨的隆起凹陷由大脑形状造成,因而反应了代表不同思维能力的脑区发达与否。颅相学家还搜集了许多特别人物包括犯罪分子、天才的大脑,想找出它们与正常大脑的差别。可惜因为缺乏科学证据,风行一时的颅相学还是迅速从科学舞台上消失了。
       颅相学虽然被定论为伪科学,可高尔首先提出的不同脑区负责不同功能的观点却成了现代脑科学的基石之一,很有点歪打正着的意思。
       这里也有“G点”
       既然大脑的“总尺寸”看来对高智商没啥贡献,特别的脑区又对特定的思维能力有所贡献,那么聪明的大脑会不会是因为在某几个特定区域有特别的表现而产生的呢?
       事实上,在大脑上寻找体现智力的结构与位置这一目标从来没有被科学家们放弃。例如德国解剖学家KorbinianBrodmann根据细胞堆叠的结构特性将左右大脑半球各分为52个小区,建立了细致的大脑图谱,对大脑的功能分区做出了进一步贡献。
       现代神经成像技术如今大显神通,不仅能观察人脑的结构,还能显示出大脑的活动状态,帮助我们在追寻智力本质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运用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剑桥MRC认知和脑科学单位的科学家约翰·邓肯领导的小组在2000年新发现了一个可以称为大脑“G点”的区域。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完成不同的智力任务,比如智商测试中最常见的解决空间、语言和运动感知问题,同时监察他们的大脑活动。一般观念认为思考涉及多种认知功能,而邓肯发现一般智商测试中的任务只会引起大脑额叶外侧皮质某个非常局限的区域活跃。但在完成与智商测量任务类似但不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时,大脑活动就不再局限于该处而是比较分散。
       聪明的脑子爱“折腾”
       我们皱巴巴的大脑皮层又叫灰质,摊平后大约2-4微米厚,主要由层层叠叠的神经细胞构成。在每天接受教育、快速成长的青少年时期,咱们的大脑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美国国立精神健康中心的菲利普·肖和他的同事们为了弄清灰质与智力水平的关系,利用磁共振技术采集了300多名7至18岁儿童的大脑图像,并测量每张图像上灰质的厚度;同时依照标准智商测试将这些儿童分为平均IQ(108分以下),高IQ(108分到120分),超高IQ(120分以上)三组。
        然而,灰质与智商的关系比科学家预想的复杂很多,这三组儿童18岁时的大脑皮层总厚度没有差别,但超高IQ组的儿童在7岁时灰质比较薄,在十一二岁前持续显著增厚,之后再变薄。而平均IQ组的儿童从8岁时灰质即开始由最厚值慢慢减少。这意味着在发育时期,灰质的发育越动态,孩子的智商越高。这一研究也同时强调了从幼儿到青少年,大脑皮层会经历迅速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很可能影响到你的最高智商。
        从颅相学到现代神经科学,人们一直怀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塑造一个天才的大脑。或许有点扫兴的事实是,无数科学家对智力的探究只是让我们知道了,大脑的某个区域可以作为执行智能的嫌疑部位,无法断言大脑如何运作就冒出了这样那样的智慧火花。就像一个大通关游戏,现在只打到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