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的言谈话语中,书报杂志的字里行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对健康长寿的热烈赞美与追求。然而,正如任何美好的乐章都有终曲一样,死亡是生命历程的终结。讨论死亡,认识死亡,正视死亡,会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死亡理解为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死亡只是生命有机体的自然变化,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人们对死亡的种种恐惧焦虑,不是来源于死亡本身,而是来源于死亡的恐惧与焦虑之中。特别是人到晚年或身罹疑难病症时,便会感到自己是“西山暮日”,认为自己“在世之日屈指可数”,更容易掉进恐惧的漩涡,为死亡的来临而焦虑紧张、愁绪满怀、惶惶不安、忧心忡忡,势必弄得卧不安席,食不甘味,梦幻纷扰,进而自暴自弃,消极悲观。这样,不仅会加速死亡的到来,纵然活着,也会将生命的乐趣剥夺。
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这是人生一条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谁也逃脱不了死神的拜访。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便会消除不必要的惧怕和伤感,抱着视死如归,泰然处之的态度,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鲁迅经美国大夫诊断其病治疗无望后,却毫不介意,并不时催促自己“要赶快做”,终于把《死魂灵》赶译了出来,何等超然,何等豪迈!
常言道:“不怕人老,就怕心老”。“越是怕死,越是易死;愈不怕死,愈不会死”。话虽通俗简短,但颇具哲理和科学依据。年老莫言老,人老心不老,那就会产生一种青春活力。总觉得自己还能有所作为。这有利于延年益寿。心理状态良好的人,有利于心志安定,气血调和,身体机能必须和谐,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运行,就会灾病不生,福康长寿。反之,精神状态处于紧张恐惧、忧愁抑郁时,会激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影响人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必然导致疾病缠身,未老先衰。临床上因忧思抑郁或悲伤恐惧而加重病情,甚至夺去生命者屡见不鲜,尤其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更经不起情志的刺激,有的骤受惊恐冷汗淋漓,二便失禁,虚脱身亡,也有的竟在一怒之下,诱发心脏病、中风而离开人间。因此,对于疾病要树立乐观主义精神,首先从心理上战胜疾病,应本着既患之,则安之,善于调节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有位诗人曾说过:“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有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心境、乐观态度,才能挖掘自身抗病的潜在能力,使免疫细胞活跃起来,从而获得与疾病抗争的能力。被誉为铁人和抗癌英雄的徐州五交化工公司经理韩玉亭,曾动过14次大手术,切除过6种肿瘤,去掉乳房、子宫和部分肋骨、胃、肺、脾、胰等12个部件,20余年过去了,如今她还在工作岗位上顽强地、潇洒地活着。她向社会介绍她的抗癌“五心”术,第一条就是信心。她说:“我每次动手术都坚信不会死,我身体很好,能度过这一关。”有了这种意念,有了这种自信,何愁不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又如上海民族乐团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阎惠芬,她演奏的《二泉映月》曾倾倒了千万听众,不幸恶性黑色素瘤找上了她。她先后接受了6次手术,15次化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鼓励下,一次又一次击退黑色素肿瘤细胞的侵袭,3次阻断肿瘤细胞的转移。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她以坚韧的毅力忍受癌症带来的种种疼痛和精神折磨。腋下手术后,手不能抬起,臂不能伸展,她仍咬紧牙关,坚持锻炼恢复体力和臂力,为的是重返舞台。6年后,她的愿望实现了。这生命的奇迹,闪耀着人类任何疾病都不能摧毁的意志的光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步入晚年并不意味坐待人生的结束,而是重构新生活的始端。因此,老年人要跳出死亡恐惧的漩涡,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这样,就可以既不忌讳死亡,亦不整天陷于恐惧与焦虑,把它当作人生的自然归宿,坦荡而达观,于自己弥留人间之际,“只争朝夕”,老有所为地发出最后的一抹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