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寒衣节,又称秋祭、鬼头日、十月朝、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因为在鬼节这天祭祀祖先的虔诚标志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节”,与三月三、、中元节并称中国四大鬼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寒衣节具体是如何起源,现在不得而知,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故人虽已去世,他们已经在阴间做鬼,但民众还是把他们纳入了人情的范畴,时刻记挂着他们。并专门设了节日来抒发这份人情,其中寒衣节就是其中之一。寒衣节与自然时令密切结合,又与生者的生活相关。十月一天气渐寒,正需要添加冬衣,人鬼同此情,由阳间推及阴间,便要送寒衣,又可劝女红。
寒衣节又因寒衣之“送”其实是烧,因此又叫“烧衣节”。寒衣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送寒衣。节日当天,人们祭拜祖先坟墓,并在祖先墓前焚化彩纸剪成的寒衣等,或于晚间在门外焚化。
送寒衣的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比较简单的是把寒衣带到坟茔烧化,或者于晚间在门前烧化。比较郑重的是作封包,把寒衣及纸钱等装在里面,包封写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辈以及寄发人等,就像寄信和发邮包一样。
又有人认为寒衣节是从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