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教铺田中央米粉巷(今礼谅巷田仔墘18号),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由一大埕及两进三开间带两边护厝组成,占地面积1.85亩。
杨氏先祖杨元一同父杨安、子杨明珠,于唐·光启(885~887年)初,在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初居仙游,杨安殁后,杨元一徙居泉郡南门外廿六都芙蓉里(今晋江罗山镇后洋村)。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袭掠晋江廿六都,杨阳春之父杨敷刚殁。为避倭乱,杨阳春把家人疏散到郡城,而只身守榇,后来被贼俘去。杨阳春时为当地名医,倭酋诱胁百端,要他替写文告,但他决不从命,最后遇害。而避难入城的杨氏家人自此始居城内灵慈宫沟。
徙居郡城的杨氏家族在明末清初,登科蝉联,杨阳春之子杨南宗,13岁就能作史论,“师甚惊服,日后文章尤长于经制”。南宗之子杨景辰,为明·崇祯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参见《泉州人名录·杨景辰》)。
景辰子三,长旬瑛,明·天启丁卯(1627年)举人,清·顺治己丑(1649年)进士,历官湖广道御史转云南道,庚子(1660年)按巡闽浙。次子瑛、三子匀瑛均以廪生荫补中书舍人。
家族兴旺,开始谋地建祠。乾隆十三年(1749年)泉州洪水泛滥,族人杨孙举、杨球英在田中央的三开张三落大厝及左右护厝被洪水冲倒,只剩中落及左护厝,无力起盖。经协商,他俩把地献出,条件是把没塌圮的中落及护厝的瓦木搬移到黄门埕(今市工人文化宫西侧)重新给予起盖,以作居室。至此,杨氏家庙于1751年在田中央动工兴建,落成后又置祭田,以供每年春冬二祭之费用。
杨氏家庙一进的祠门顶悬有“金紫杨氏家庙”匾额,二进主祠的神龛中奉祀杨氏先祖的神主。
魏、晋以后有金紫光禄大夫之官衔,即光禄大夫加金印紫绶。唐、宋此衔为正三品文阶官,元代升从一品。明、清虽废,但杨景辰官至高位,族人认为家庙再加“金紫”两字虽是复古,但也当之无愧。
解放后,祠庙归入乡财,祭事即废。家庙先后为清正街道办事处,夜校,民办团结小学所用。“文革”中成为社办工厂、源和堂蜜饯外加工场所,以后又由政府部门进驻。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此办起“苗苗幼儿园”。
金紫杨氏家庙经历次修葺,办幼儿园后,虽原貌不变,却重新包装。家庙祠门顶的“金紫杨氏家庙匾”被藏在天花板内。整座家庙头未改(燕尾式的屋脊),面已非(祠门搭上铁拦门),中国式的屋面,西洋式的房间与历史名城似乎有点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