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称“宣慰府”(现正厅前上方尚悬挂着一块题有“宣慰府”的匾额,此乃缘于其入泉始祖郭德广主政宣慰使司而得名,故族人也称郭德广为“宣慰公”),位于在泉州湾北岸、与后渚港隔海相望的惠安县百崎回族乡。1992年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家庙创建于明·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时百奇二世郭仕初诸昆仲购地于本村李氏而经始,殚精竭虑,筚路蓝缕,爰得大功告成,初建时为三间张式大厝。自此云蒸霞蔚,地灵人杰,素有“东北凤麟钟甲弟;西南龙马壮江山”之雅称。赖族人悉心照护,刻意维修,历经五百春秋,祠宇风范不减当年。清·乾隆年间重修时,再向两侧拓展成为五间张;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再度修葺。迨及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遭回禄之灾,宗祠毁于一旦。先后于宣统年间、民国初年及1992年三度重建,得以恢复原貌。现存的厅前木柱础石,中间两礅雕有简洁明快的方框图案乃明代风格,而两侧阳雕动物图案的则为清代风格。
郭氏家庙依山面海,构筑典丽、崇宏壮观,凸显明代建筑风格。全座长37.6米,宽17.6米,屋脊高达9米,为皇宫式木石结构。距围墙六十余步之西南隅,迄今尚存“午门”遗迹,门前两侧竖立雕有云月图案之花岗岩石礅。
宗祠砖埕围墙之西侧水沟涵口处置有一盘形“分水石”,寓意宗支派衍,脉旺流长,且寄望远支族裔溯本追源,万水朝宗。
去祠宇一里之遥,码头石崖上曩有石塔一座,据传旨在为宗祠锁龙而造,毁于70年代堵港围堤。
百崎回民的先人,乃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定居于杭州富阳的郭家村。经数代繁衍,至混血后裔的伊本·库斯·德广贡,因罹于元朝“反色目”的排外风波,遂附胄于汾阳郭氏望族,改名郭德广,以求生存的空间及仕途上的发展。至今宗祠中尚题有一副楹联:“祖汾阳派富阳族螺阳三阳开泰,原晋水分法水聚奇水万水朝宗”为证。郭德广于“元季宣差微禄,奉命督糈来泉供应,于是时干戈扰攘,弗克还朝,即纳室于泉,卜居行春门外,后改迁法石,依例占籍”(《百崎郭氏族谱序》)。明·洪武九年(1376年)郭德广的次孙郭仲远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来惠,“择于惠邑海滨百崎山下筑室居焉”(《百崎郭氏族谱序》)。从此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宗祠围墙大门镌勒“支分法石源流远,地卜奇山甲第兴”的阴雕楹联,则点明了百崎回民的渊源。
百崎回族自郭仲远肇基本地以来,600多年已传二十三世,现有13000多人,遍布于白奇、里春、田吟、斗门头、后塘、后海、加坑、山兜、埭上、大山、岙厝、下埭、克圃等十三自然村,素称“九乡郭”,1989年省批准组建回族乡。百崎回民继承并发扬了阿拉伯先人的航海、经商的潜能,除农业外,海上贸易、运输和渔业是百崎回族的传统产业,清代是其全盛时期,航线通往国内外,人们纷纷出海经商,至今尚有2万多百崎回民裔胄,遍布于东南亚、台湾、香港及闽、浙各地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