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意识到,除了接受死亡外,还有另一种选择——将人体冷冻起来,等待未来,当科技水平达到足够高的水平时,再将他们“复活”过来。而Alcor的首席执行官Max More向红星新闻记者坦言:“我们目前对复活技术没有足够信心”。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华裔女科学家魏晓曦就踏足了该领域,并在相关冷冻技术的核心材料——抗冻保护剂的研究上,取得不俗成就。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对超分子化学、低温冷冻保护剂专家——魏晓曦进行专访。
人体冷冻技术 “疯狂”“大胆”但基础理论无误
早在10多年前,魏晓曦就曾因立誓“做中国人体冷冻第一人,并穷毕生研究……让冷冻人复活成为现实”,而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
魏晓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05年,她还是一名大二学生。在参加一次职业规划大赛时,她笃定地坚持以人体冷冻研究为目标,并且选此为题。“大胆”“狂妄”是学界和网友对她最具攻击性的形容词汇,还有人质疑这是学校和媒体的一次联合炒作。
8岁那年,魏晓曦的外公因病去世。后来,做医生的母亲告诉她,如果有可供移植的肝脏,外公的生命就可以被挽救。
从那时起,她便有了懵懂意识,希望能着力于生物技术进步,改善器官移植现状,以拯救更多病患。高中毕业后,她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晓曦的父亲了解到“人体冷冻”概念。之后父亲便鼓励魏晓曦,从科学机理上深入探求这一概念的可行性。
由于国内鲜有“人体冷冻”概念,资源匮乏,魏晓曦遍查国际刊物及学术论文。
她发现,在看似“科幻”“大胆”的背后,人体冷冻实则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低温手段延长生命,不仅在动植物界广泛存在,而且对于干细胞、生殖细胞的低温保存已应用在了医疗领域。”魏晓曦说,低温生物学已有60余年发展历史,人们已能冷冻并成功复活分散系细胞,那么人体器官只是相对更大、更复杂的组织。“基础理论无误,这条路应该走得通,只是攻坚的过程可能充满崎岖。”
关键技术:
寻找合适高效无毒的冷冻保护剂
2014年,魏晓曦博士毕业后,在旧金山成立了一家致力于低温冷冻保护剂突破的公司X-Therma,探索再生医药低温保存领域。
众所周知,低于0℃的体温,对任何生物而言都是严苛挑战,因为水低于冰点,会结冰,并导致体积膨胀,形成的冰晶会撑破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加入合适的冷冻保护剂,防止细胞内外部冰晶形成,是人体冷冻技术中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之一。
虽然人体冷冻技术中有“冷冻”二字,但包括Alcor在内的冷冻机构们反复澄清的误区之一便是,人体冷冻技术并非“冰冻”,而是“玻璃化”。“玻璃化”是一种在迅速降温过程中,水不再结晶或结冰的状态,细胞60%以上的水分被保护性化学物质所取代,因此可避免人体在深度冷却过程中结冰。
魏晓曦介绍说,目前业内使用的传统冷冻保护剂,如二甲基亚砜等化学物质,已超过50年之久。“但是其高毒性、低效率的局限性,越来越不能满足再生医药无毒性、无损伤的保存要求。”因此,目前创造出超高效、无毒抗冻剂,是低温冷冻复苏的关键之一。
对于杜虹的选择,魏晓曦发自内心地称赞,“我钦佩她敢于对自己人生未来做出选择的勇气,也祝福她收到更多包容。”
对于“人类永生”这一科研目标,魏晓曦也有十分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不是一个人,或某个团队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的,需要世界科研团队共同努力。”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生 翟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