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风险地图发布 防灾减灾能否"按图索骥"?

 

自然灾害风险地图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处于何种灾害风险之中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活动。5月11日,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实验小学举行避震防灾应急疏散演练。  耿玉和摄(新华社发)

在5月12日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在京发布。

  我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的区域分布呈现哪些特征?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报记者专访了该科研项目负责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

  全国风险等级“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

  记者:《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史培军:在这个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中,详细标明了十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包括地震、台风、水灾、旱灾、滑坡和泥石流、风沙、风暴潮、雪灾、雹灾、霜冻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

  地图集着重展示了这些灾害风险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规律、各省区市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的空间差异,评估了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相对风险等级,以及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等级的空间格局。

  比如说,在地图集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地震灾害风险主要集中在燕山与太行山东侧的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汾渭盆地、银川至昆明的南北断裂带、横断山区、天山南北侧断裂带等地质构造活动较为频繁的相对高风险地区。

  以台风为例,从长江口至北仑河口的广大东南沿海是全国台风灾害的高风险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浙东沿海地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广东东部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东南沿海和海南北部沿海成为台风灾害的7个相对高风险地区。

  此外,云南高原、川西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成为非常突出的滑坡与泥石流灾害严重的三大高风险等级地区。横断山区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川东到鄂西长江沿岸、山西高原及太行山与燕山山地地区也成为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较高风险区。

  总体来说,从中国综合自然灾害相对风险等级图可以看出,全国风险等级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其中,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淮河流域、华北平原及京津唐地区、两湖地区、汾渭盆地、四川盆地、下辽河地区成为全国7个综合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

  风险地图集首次精确到县级地域

  记者: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地图集所标示的精确度如何?

  史培军:这次发布的地图集第一次精确到了县级地域。由于我国各种自然灾害数据的收集程度不同,各种自然灾害在地图上的精确程度也不尽相同。

  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地震、台风、风暴潮、旱灾、森林火灾5种灾害的数据最全面,实现了精确的定量评估;水灾、冰雹、雪灾等几种灾害,目前数据还不全面,只实现了半定量;滑坡和泥石流等则因为较难统计,只作到了半定性。

  在地图集上,我们采用了“公里格”作为尺度,进行了详细地具体标示,甚至具体到每个乡镇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这一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

  按图索骥,安排建设项目应避开高风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