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迟到
再过几日,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不过,对合江县焦滩乡的两万多群众而言,他们的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十五,比传统的端午节整整迟了10天。
改变溯源
合江县志记载,1937年焦滩大旱,直到端午节前才下了场大雨。当地群众因为忙着抢种错过端午节,直到农历五月十五,大家才顾得上把错过的端午节重新再过一遍,而这一改变延续至今。
罕见民俗
泸州市文化局非遗保护办公室主任易国璋表示,作为全国罕见的民俗版本,焦滩大端午节目前已进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受到保护。
溯源 大旱后抢种错过时间 端午节推迟10天过
合江县焦滩乡位于长江岸边。最近一段时间,合江县焦滩乡文化中心主任叶寿莲,都在忙着筹备焦滩大端午节系列活动。
据叶寿莲介绍,以前,焦滩乡群众也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过节。然而,一场大旱改变了这一习俗。合江县志记载,1936年秋,焦滩乡附近的长江江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即将收割的稻田。江水退去后,接下来又是大旱。堰塘开裂,地旱禾枯,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庄稼无法下种。干旱一直持续了3个多月,直到1937年农历4月27日晚上,天上这才降下大雨。群众随即起早摸黑,抢水栽秧。这一忙起来,就把那一年的端午节给错过了。当地一位名叫税子云的人和街坊商议,庄稼要抢种,但端午节也要过。为了感谢上天赐雨,群众议定,推迟10天,在农历五月十五重过端午节。此外,这个节日还要过得更加隆重。至此,焦滩乡大端午也就被正式确定了下来,并代代相传到现在。叶寿莲说,自1984年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焦滩乡的大端午节就年年都在搞。此外,大端午节也仅限焦滩一个乡镇。附近的白沙、参宝、太伏、弥陀等乡镇都没有大端午节。”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深入到焦滩乡鲢鱼村临江老街,相关资料记载,这里是焦滩大端午节的最初发源地。76岁的税治州老人说,从自己记事之日起,临江老街都只过一个端午节,那就是农历的五月十五。
过去 10多里江边全是人 家里亲戚都赶来过节
在焦滩乡临江老街,成都商报记者看到,老街古朴,大多都是明清风格的立柱木屋。在老街数十级台阶以下就是浩淼长江。和叶寿莲一样,58岁的鲢鱼村村民罗爱平最近也在为大端午节忙得团团转。
罗爱平说,作为初始发源地,大端午节在临江老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从我记事起,每年大端午节这天,临江老街下面的长江当中,都会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岸边则有农民赛山歌,耍班打狮子。观众用一根竹竿,上面用绳子系上香皂、毛巾乃至锄头、镰刀等物。那些山歌唱得好的人,观众就会将竹竿上面所系的东西作为奖品奖励给他们。”
对于大端午节曾经的盛况,当地村民税大姐记忆犹新。税大姐介绍,1985年,自己刚刚嫁入临江老街时,“大端午节这天,四面八方的人都涌向临江老街,天气热,我就挑井水卖凉水。一杯水5分钱,一天下来,光卖凉水就能赚一两百块。你能想象现场有多少人?10多里的江边密密麻麻都是人。”而让税治州老人印象深刻的是,由于七大姑八大姨这样的亲戚全都赶了过来,“家里的床都睡不下。没有法子,只好自己不睡,把床腾给亲戚睡。”
如今 政府民间都要搞活动 群众自发筹钱买奖品
近年来,在距离临江老街5公里左右的场镇上,焦滩乡政府开始开辟场地举办大端午节活动。叶寿莲表示,今年农历五月十五这天,焦滩乡政府也将在焦滩场镇上举办大端午节活动,“活动包括比手劲、扭扁担,抽陀螺等。”
不过,罗爱平表示,虽然政府有活动,但作为发源地的临江老街,并没有将这一传统节日丢掉,“特别是今年,自春节过后,焦滩就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这和大端午节起源那一年情况相似,因此,今年我们更要隆重过节。目前,临江老街的2000多名群众已自发筹集了近万元的资金,马上就将前去购买锄头、镰刀等农具,作为当日参加者的奖品。政府搞政府的,我们民间搞民间的,各得其乐。”
背后 大端午节是久旱逢雨后的一种狂欢
合江焦滩乡大端午节,整整比传统端午节延迟10天,但政府方面,仍然严格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到了大端午节,政府工作人员又全部出动组织群众过节。在焦滩人民心中,大端午节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叶寿莲介绍。
泸州市文化局非遗保护办公室主任易国璋表示,作为全国罕见的民俗版本,焦滩大端午节目前已进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接受保护。传统的端午节,挂艾叶、吃粽子、纪念屈原,“前者主要体现纪念意义,而焦滩大端午节,则是久旱逢雨过后的一种狂欢,也表达了群众在甘霖普降时对上苍的感激。从纪念到狂欢,这正是焦滩大端午节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过,对于大端午节,当地政府还有其他考虑,“我们一直在思考,能否将‘大端午节’与合江旅游,特别是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泸州神臂城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想,只有这样,这个独一无二的节日其社会意义才能得到进一步凸显。”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焦滩乡政府方面表示。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