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不浓 “腊八”遇冷

 

一对老夫妻在苏州西园寺喝腊八粥

  民俗专家:加大民俗文化的挖掘宣传,让“腊八节”得以传承

  昨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即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一过,除夕也就更近了一步。可是,昨日记者调查发现,腊八节的“节味”不浓。为此,民俗专家呼吁,应该加大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宣传,才能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传承腊八这样的民俗节日。

  市民

  年长派“腊八节”变淡挺无奈

  红豆、黑米、花生、红枣、莲子、腊肉……昨日,家住新鸿路的赵婆婆一大早就忙活起来了。看到大人忙着准备食材,小孙女恬恬好奇地问个不停:“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腊八节是干什么的呀?”

  孩子的疑问让赵女士显得有点无奈,“过腊八节是寓意着丰收,祈求来年平安。”她说,自己儿时的记忆中家家户户都会祭灶神、祭祖,做腊八豆、煮腊八粥,非常热闹。可如今,许多家庭都没了过腊八节的习惯,孩子们自然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节日了。

  在一个论坛里,网友“韩麦圈”说,现在腊八节的味道正在逐年减淡。

  年轻派“腊八节”不经意被遗忘

  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腊八节?还有多少亲友会围坐在一起享用腊八粥?记者随机在

  街头采访了近10位市民。面对记者的询问,很多市民都很惊讶:“今天是节日呀,不会哟?”经记者提醒,年纪偏大的市民多数能勉强记起,而年轻市民,几乎都没有过腊八节的意识。

  家住爵版街的中年市民罗先生说,“每年的腊八节,我都会在家里给娃娃煮腊八粥吃。”与老一辈人对腊八节念念不忘相比,年轻一代似乎对于腊八节的习俗并不太在意。

  商家

  名气不大炒作价值不是很高

  昨日,大街小巷没有丝毫过节的气氛。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内的一些超市,虽然商家针对腊八节也推出了制作腊八粥的食材,甚至打上了不同的优惠价格,可购入的人群仍以年老人士居多。为做腊八粥专程来超市买

  米、买豆的人并不多见。

  70岁的刘坤大爷就说,包括自己在内,对于这个传统民间节日,也没有强烈的过节愿望了。但是,他期望腊八节能像春节、中秋以及端午这类中国传统节日一样,被广泛推广开来。

  “市民的购买热情,远不及端午节的粽子和中秋节的月饼。”多数商家也认为,“腊八节名气不大,无法吸引市民眼球,炒作价值不是很高”。

  专家

  加强宣传引导传统节日回归

  昨日下午,四川省民俗协会理事、民俗学家蒋守文,在成华区图书馆“金沙讲坛”进行了以新春民俗为主题的讲座。腊八节为何逐渐被市民淡忘?年轻人为什么很少过腊八这样的传统节日?

  蒋守文分析说,由于社会转型和生活形态的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陌生。类似腊八节中传统的祭灶神仪式,几乎已经消失了。

  蒋守文认为,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题材挖掘、宣传创新等方面还不够,所以受到“冷落”。因此,建议政府多挖掘和组织一些民俗活动,丰富过节方式的同时,扩大民俗活动的影响,“希望加强宣传,引导传统节日的回归,将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