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制陶民间工艺咋办
昨日,岳池县九龙镇窑罐厂村34岁的杨勇没能按时吃中午饭,一个人在窑前忙碌。他的父亲杨天喜说:“点火3天了,还要烧3天,今天是最关键的时候。这窑货好不好,这个月有没有收成,全靠今天这几把火了。”为了扩大陶器作坊规模,杨天喜父子发生了“机具之争”。
双手在水里浸湿,摸着一堆呈圆锥体的粘泥,然后用右脚把地上的转盘蹬得“呼啦啦”地旋转,杨天喜手中的粘泥也匀速转动起来……不到2分钟,一个乖巧的坛盖泥坯做成了。“请看,这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我的指纹印在上边,到成品出窑时都能分辨出来。”杨天喜说,“清朝初年,我们祖先从湖北迁到这里,开始做陶器,至今应该有300多年了。”
“我家一边烧制陶器,一边对外运输推销。”杨天喜说,儿子杨勇买了辆货车,专门将陶器拉到外地销售,“因为经常外出,他有机会将不同产地的土陶进行比较,寻找机会向外地同行请教,也掌握了不少原料配制秘方。”但杨天喜父子苦恼的是产量始终上不去,缺少人手及机具是主要原因。
杨天喜说,目前在村子里,除了他家,已没有人愿意做陶件。“一个匠人认真做一天,收入至少在100元以上。”可先前的那批陶工已年老体弱,连脚下那块转盘都蹬不动了;30岁出头的那批人会做,但全部外出打工了;更年轻的人觉得这是个又脏又累的活,看都不愿看。“没办法,我们父子俩就只好做一窑货,点一窑火,刚出窑就会被一抢而空。”
杨勇说,要解决人手不够的办法很简单,“外地陶器由机器加工,不需太多劳力,效率也很高。如果我们添置一套,就能够大批量地生产,也就能获取更大的经济回报。”
可杨天喜表示反对:“我们慢慢地做,做了多少就卖多少,何必再去弄啥子机器?手工制作品让机器来整,民间工艺又从何谈起呢?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不应该在我们这里失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