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 不用语言用口弦

 

     “会弹拨口弦的现在只剩几十个人,而且都是45岁以上的民间艺人。可以说,口弦已经濒临灭绝。”昨日是非遗公园的凉山州主题文化日,凉山州文化局非遗科科长安图对彝族的这种古老技艺表示担忧。
   
     竹制口弦原料要熏一年
   
     据介绍,口弦有竹制和铜制两种,从单片到5片不等,短则三四厘米,长则十厘米左右,比较常见和容易演奏的是三片口弦。表演者把口弦放在唇边,或吸或呼,同时大拇指弹动簧片,发出或悲或喜的声音。一段口弦往往不是一个古老的彝族传说,就是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口弦最盛时,彝族男女几乎人手一个。
   
    51岁的俄底日伙是口弦音乐的传承人。作为民间艺术团的艺人,口弦演奏每个月可给他带来800~1500元的收入。见到记者时,他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取出了七八个竹制、铜制的口弦。俄底日伙说:“竹制口弦比铜制口弦更不好找。竹制口弦要用金竹制作,只有我们的龙头山上有。金竹坚韧,软硬适中,而且不容易断。一般要选用3年以上金竹,取下后,锯成段,放在火堂上,用烟熏一年,然后在火上用刀片刮薄。保管得好可以用几十年。我总是把它放在竹筒里保存。”
   
    会弹拨口弦的人少,能制作的人更少。俄底日伙忧虑地说,凉山州内他只知道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做竹制口弦。 
   
    明白口弦故事须懂音律
   
    只见俄底日伙把竹制口弦放在唇边,右手拇指快速弹拨着。节奏轻快、淳朴悦耳的音乐顿时飞入耳际。低低高高的声音背后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俄底日伙说,他刚刚演奏的是一个年轻的彝族小伙子要翻山越岭,到山那边美丽的姑娘面前,用口弦向她表达爱慕之情。只要是懂得口弦音律的人,都能听懂这个故事。口弦的旋律如同密码,只有懂得的人才能破译。“所以以前的年轻人,通过口弦就能谈情说爱。”此外,口弦还能用于聚会、婚丧、思念等场合。
   
    不过,现在年轻人已经绝少学习口弦。安图表示,目前很难组织人们学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只能通过文字记录、录像等手段来保护口弦等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