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丧葬习俗

老人上了年纪,他的子孙就要将棺材造好备用,棺材由“天、地、墙、头尾”共 6 块杉板组成,两头分别刻有“福”、“寿”二字,涂朱红色,要备寿衣 3或 5 件,必须有一件白短衫、一件黑长衫,其他为黑或蓝短衫。还要备食物。老人到了风烛残年,子孙就要购买牛皮去毛、煲熟晾干后备用;到了病危时要磨糙米以及购买其他要用的食品,如黄豆等,准备做斋饭。 
  寿终正寝的老人的丧葬首先要“浴尸”。孝女孝男到河边“买水”(烧纸线、投钱币到河里)回来,用山苍子叶等芳香消毒植物烧汤水给死者洗身,一般由本房的晚辈亲属操作。 
  仅用毛巾湿水拧干,象征性的给死者洗澡洗完尸后,男性死者由其子剃头,女性由其女梳头,接着穿寿衣,男性死者由其子孙等人操作,女性死者由其女等人操作,寿衣要黑白相间,长短相配,里白外黑,里短外长。 
  报丧
  用座地铁铳放三炮,讣告全村和邻村,这种铁铳平时很少用它,只有办红白喜事才用。而红事即喜事均有季节性,而丧事的季节是无法选择的。因此,平时响三炮,必然是丧事,不言而喻。亲戚、邻居或不同村的同姓人则做好准备来吊丧。如死者为女性,男家亲属要派一人往外家报丧,俗称“送符音”。外家亲人得知“符音”,舅父即率兄弟等赶来验尸,看遗容,然后回去准备吊丧物。 
  装殓、棺木内四角和中间分别放置五枚金属币并用草纸折成三角钱,在棺内底板上排列成鳞甲状,表示死者骑麒麟到阴间去,再用白布一幅铺上。然后将死尸仰面平放棺中,头棺置棺木的大头,用稻草或死者旧衣物制作枕头,并将随丧入棺的东西插于棺内尸体两旁,最后盖上白布。棺木以男左女右的位置放在厅堂内。棺脚放一张桌,点上“常明灯”,摆上“三牲”,棺木不上盖,以便来吊丧的人来看遗容。 
  打斋
  壮话称为“设道”。为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