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2012》让许多人体验了一把世界末日的感觉。影片中,男主角先是驾驶着一辆加长林肯,满载一家老小在分崩离析的加州一路狂飙,又倚靠一个半吊子机师开走一架小飞机,最终居然也逃出生天———这种误打误撞还大团圆结局的情况当然只有好莱坞电影中才会发生,对普通人来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生存亦不例外。于是,有一小撮决心自我保护由现在做起的人们,拉开了所谓“新生存主义”的运动———常备应急口粮,学习生存技能,买个急救包……非常时刻,还是自己最靠得住!
●生存主义为何卷土重来?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集体焦虑
其实,生存主义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末,“千年虫”预言就让欧美许多民众成为惊弓之鸟,一时间,逃生设施与急救设备成为最受欢迎商品。直到2000年平安到来,人们才松了口气。
专家们认为,人们对生存主义感兴趣的程度是衡量社会集体焦虑感的“晴雨表”。无怪乎生存主义潮流悄然间又卷土重来,从气候变化到经济危机,从甲型H1N1流感到恐怖主义,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足够让任何人感到忧虑。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刚好赶上了一个世代的灾难袭击高峰期,”前《纽约时报》撰稿人内尔·施特劳斯刚刚出版了一本叫《紧急情况》的书,教导人们如何在灾难中求生。施特劳斯指出,“我们出生在相对和平时期,我们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和经济高度繁荣时候,突然间,‘9·11’发生了,卡特里娜飓风来了,股市又崩盘了。这就好像有人一声招呼都没打,就把我们脚下的地毯抽掉一样。”
●新生存主义是否必要?
“自救是你们自己的责任”
目前,关于新生存主义者的数量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字,但仍有一些迹象可循。急救设备的零售商声称,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而关于“防患于未然”的网站也越来越多了,从“未雨绸缪者”到个人博客“生存者母亲”,都是互联网上点击率不断飙升的当红网站。摩根斯坦利的前全球策略专家比格斯则在他的新书里宣称,“自救是你们自己的责任”。
连奥巴马新指派的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局长福吉特都鼓励美国人向新生存主义靠拢,“我呼吁,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做一些简单工作,让他们的家庭面临紧急状况时更有准备,例如制订一个家庭成员联系方案。”
或许,新生存主义者看似无谓的准备真的并非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