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功臣的执着追求

        沭阳县沭城镇长庄居委会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葛巨高,埋名50多年,曾连续4次荣获省级一等功臣,并荣获省级劳动模范称号,他的事迹生动感人,鲜为人知。1997年5月1日,退休之后的葛巨高,因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新的突出贡献,再次光荣地走上江苏省人民政府举行的劳动模范表彰会的领奖台,捧回用他生命铸就的辉煌——省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和勋章。这一辉煌的时刻,永远记在人民的心目中!2004年7月,中央党校新世纪人民出版社授予葛巨高“模范新闻人物”荣誉称号,获全国政协授予“华夏英杰——当代中国改革优秀人才”荣誉称号,先后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表彰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捧回金杯金牌,会议并向宿迁市人民政府、沭阳县人民政府致发贺信。2007年10月10日,获奥运组委会赠予的“奥运中国”珍藏册。
让我们透过葛老家堂屋墙上那一张张老照片和他那几本已经旧得发黄的荣誉证书,来感受他的沧桑经历……
        3月9日早上,和平时一样,葛巨高起床后简单地做了两碗米稀饭,边吃边看前一天的《新华日报》。“共产党是我们的灵魂,只有多看书、多读报,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没有10分钟时间,他吃完饭后将小饭桌和锅台上抹得干干净净后,又回到堂屋整理由于前两天一直忙于演讲而没有时间收拾的报纸和杂志。
       “我现在退休了,国家每月给我2000多元退休金,作为老党员,我现在力尽所能为党做点事情是我的最大心愿。”
在工作岗位上,甘为“老黄牛”
        1950年10月,15岁的葛巨高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炮火的烽烟中度过了艰难的岁月。1952年回国,被分配到泗阳县公安大队,1953年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后,他在自己的床头写下了“永远为党效力,甘做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
        1953年秋天,葛巨高参加全县公安大队比武训练,在打靶、投弹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一名。接着,他参加原淮阴军分区打靶比赛又获得第一名。两个第一引起省军区领导重视,抽他到省军区参加比武训练。葛巨高第一个上场,三枪三中。在指挥台验枪发弹时,战士徐高才投手榴弹动作慢,眼看手榴弹冒烟,葛巨高不顾生命危险,大喊一声“危险”,便飞一般地跑到在现场指挥的省军区副参谋长刘林身边,用双手一把将其按倒,伏在他身上。“轰”的一声巨响,指挥台下没有来得及躲闪的5名战士牺牲了,副参谋长刘林受了轻伤,葛巨高却受了重伤。
为此,省军区授予葛巨高保卫首长安全一等功荣誉称号,并发给他荣誉证书和记功证。
      1953年底,葛巨高被调到原淮阴军分区任文化教员,35名文盲半文盲战士经过他半年的文化辅导、训练,进步很快,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因葛巨高的教学成绩显著,省军区给他记一等功。
      1956年元月至1958年春天,葛巨高从部队转业先后到泗阳县和沭阳县公安局工作。1970年,葛巨高被沭阳县委派到东小店乡王圩村任工作组组长,当时该村是淮阴地区有名的贫困村,7个组,1600多人,只有3头牛,年粮食总产量只有6万公斤。他带领十几名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奋力苦干,短短一年时间,王圩村年粮食总产量从6万公斤猛增到70万公斤。工分由每天的三厘三增加到七角三,该村支部由落后变为先进。
在东小店期间,葛巨高还热心帮扶贫困户。王圩村王恒高、王恒玉兄弟俩,家境贫寒,连被子也没有,40多岁未娶到媳妇。葛巨高将家里的被子送给兄弟俩盖,还介绍他们到县砖瓦厂工作,挣钱盖起了砖瓦房,兄弟俩都娶上了媳妇。葛巨高本人也因此被原淮阴地区党委表彰为先进个人,并记一等功。
        葛巨高在沭阳城郊大区工作期间,不论是睛天还是雨天都是一身汗地工作在基层,帮助老百姓寻找致富路子,那时他的工作就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农户家中讲解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知识。农民在他的带领和精心指导下很快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原淮阴市委领导多次表扬葛巨高说:“为老百姓服务,就要有葛巨高那样无私奉献精神,他是带领老百姓致富的典型。”并给他记淮阴市一等功,原江苏省副省长、时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仇和曾称赞葛巨高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老黄牛’”,得知他的事迹后并作出批示:“请一网两报两台对葛老的事迹大力宣传。”宿迁市委常委、沭阳县委书记莫宗通也作出批示:要予以重视,以适当的方式肯定。2005年,在党的全国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部长裴承前、宣传部长李公平遵照莫宗通书记的批示,亲自安排葛老到省、市党员教育点颜集镇宣讲党的先进性,并发《党章是共产党员的灵魂》一书,由县委组织部派员具体负责有关宣讲事宜。在机关、学校、乡村(居)共讲1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10万多人。
在家里,他是一位孝子
        葛巨高因公致伤被评为四级残疾,本来还需别人照顾,和体弱多病的妻子相依为命。199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葛巨高妻子心脏病突然发作,他坐在妻子的床边,两眼泪汪汪,妻子谷金华带着对这个世界无比留念和挂念的心情说:“我多想多留几日啊!我走了,就请你把我的老母亲照顾好,我不能再陪你了……”
从此,葛巨高又多了一个孝敬岳母的担子。岳母郑立英女儿去世,悲伤过度,头晕摔倒,致成三级残疾。为了不耽误到乡镇调查工作,葛巨高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做好饭,而后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卧病在床的岳母,随后骑上车子赶往乡镇,中午抽时间回家看望岳母,晚上披着满天的繁星回到家为岳母洗脸、洗脚、换衣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葛巨高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岳母,没有一句怨言。
       “由于家属身体不好,我的孩子出生后没有奶吃,是岳母一口一口把他们养大,岳母待我恩重如山,我能知恩不报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葛巨高常常这样想着……
       面对70多岁的女婿天天照顾自己而日渐消瘦,郑立英老人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于是,她渐渐地以绝食寻死的方式以求得安心。有一天,葛巨高发现岳母什么都不吃,并且神态反常,他意识到岳母有寻死的念头,在把饭菜重新热了一次端到床前时,“扑通”一声跪在床前哀求道:“妈,是不是我照顾得不好啊?您为何不吃饭?我就是您的儿子,服侍您是应该的,您要是不吃,我也不吃了。”郑立英老人被说得热泪盈眶,娘俩边流泪边吃下了一大碗饭。
        2001年春天,天气时冷时热,体弱多病的郑立英无法适应天气多变,疾病再一次发作。葛巨高踏进家门看到岳母躺在床上抖动,嘴里直吐白沫,他顾不上休息,背起岳母就往六里外的村卫生室跑。待医生为郑立英挂上吊针后,葛巨高因劳累过度一下子瘫倒在地上,经过医生近1个小时的抢救,葛巨高才脱离危险。周围的群众无不称赞:“葛巨高真是孝子。”
葛巨高平常专拣老人爱吃的、易消化的饭菜做。顿顿捧到床头,天天不离左右,马桶放在床前,每天用热水烫一遍,并用木头安个架子,让老人使用时方便。衣服、被褥常洗常换,每天为老人洗澡擦身,一日三餐之后,用手推车将老人推到外面转转,一来防止经常卧床生褥疮,二来多见阳光,有利健康,三来消除孤独寂寞。有时外出工作,买菜买药,葛巨高就请邻居老太作伴聊天,还将自己房内电视机搬到老人床前,让她随时收看收听。老人生活在滋润、舒服、祥和的环境中,身体逐渐好转,精神也好得多了。老人有大叶肺炎的旧疾,一发作,喘不过气来,由于葛巨高护理好,多年未发。
        2003年冬天,94岁的郑立英老人撒手人寰,临终前她紧紧拉着葛巨高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我有你这样的儿子满足了……”葛老怀着悲痛的心情,将其安葬,并在岳母生前做好岳母的思想工作,将要求土葬改为火葬,把打好30多年的棺材当面劈掉。
在晚年,他乐做一块“铺路石”
        “读书首先要学会做人,读书的钱是父母血汗挣来的,你们应该勤学苦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新一代的接班人……”
        2007年11月28日上午,葛巨高在沭阳师范附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50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敬老、爱老、养老课,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葛老的讲话被师生的掌声10多次打断。结束后,一位平时喜爱上网的学生一定要和葛老合影留念,并拉着葛老的手说:“葛爷爷的话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后,我一定认真学习,尊敬老师和父母。”
退休后的葛巨高经过走访干部、群众、教师和学生,感觉到现在对不同层次的人应该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为党的事业和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工作和学习。
        2004年11月至今,葛巨高不顾天寒地冻,不分雨天雪天,深入到当地的学校部队、党政机关、乡镇、村庄、庙会以及外地的扬州、盐城、连云港、徐州、青岛,巡回演讲340多场次,将吴苓生、宋耀南、汤曙红、罗运来、洪沛霖、徐世平、储江、袁希等革命先辈的事迹,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等内容,做成64块宣传牌,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受教育党员、干部、学生和群众45万多人次。在沭阳地税局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葛巨高声情并茂地为地税干部职工讲述了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听后纷纷表示:“地税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工作虽苦,但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干好。”去年8月7日,葛巨高在驻沭阳某部队为广大官兵演讲七七卢沟桥事变和新四军、八路军抗击日寇光辉事迹以及现在国家繁荣富强给人民带来的幸福<